文化
雨花台的启示
上世纪九十年代,我从北京调回南京工作。一天,77岁的老领导忽然给我打来电话,称他要从北京来南京,请我帮他们老两口订个宾馆房间,地点要方便前往雨花台烈士纪念馆,同时再三强调,不要惊动当地其他熟人。
老领导是名副其实的“老革命”。他1938年参加革命,1949年参加接管、改造北平警察局的工作,并参与新中国警察队伍组建等一系列工作。
按照老领导要求,我订好宾馆,并接老领导夫妇入住。在房间里,老领导对我说,这次来南京就是专门凭吊雨花英烈,重温雨花英烈事迹与精神。他还说,自己身体状况良好,生活上有夫人照顾,让我不用时时牵挂他们,先把自己的工作做好。
此后,老两口每天吃过早餐后就背着挎包,带着笔和本,到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参观,摘抄烈士的事迹材料,中午回宾馆休息个把小时,下午继续到纪念馆参观。有时中午不休息,带点面包、牛奶、矿泉水当午饭,直到傍晚才回宾馆。晚上在宾馆,老两口继续整理白天摘抄的烈士事迹材料,一笔一画地誊写在一张张卡片上。老两口在南京住了七天,整理出370多张雨花台烈士事迹的卡片材料。
回京后,老领导将抄写在卡片上的有疑惑的资料文字,逐条记录下来,专门写信寄给我,要我有空时前往纪念馆展厅帮助他核实清楚。
记得老领导回京前一天的晚上,在宾馆的房间里,与我进行了一次促膝长谈。他语重心长地说:“我这周看了雨花英烈事迹,深受教育。更加感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,无数革命先烈为实现革命理想,抛头颅、洒热血,献出年轻的生命。比如参与领导过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的恽代英烈士,就义时年仅36岁,他说‘我们吃尽苦中苦,而我们的后一代则可享到福中福。为了我们最崇高的理想,我们是舍得付出代价的。’多么震撼人心啊!”
停顿了一下,他接着说,要珍惜如今的工作和生活,无论在什么时候,无论遇到困难和挫折,还是取得成绩或者有了权力,都要洁身自好,经得起考验。不仅年轻同志要加强学习和修炼,老同志也要时常对照革命先烈的高尚品德和牺牲精神,不断净化自己的心灵,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,做到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……
这就是他此行的目的!
虽然这件事已经过去近30年,老领导去世也已经10多年了,但雨花台之行体现的一位老共产党员、老八路军战士生命不息、奋斗不止的高尚情操,始终提醒着我、敲打着我、激励着我。(陈银健 作者单位:江南大学纪检监察研究院)